濕疹 Q & A

Q1:

濕疹位置應盡量避免使用潤膚膏,以免刺激皮膚?

A:

錯!濕疹患者皮脂層較薄,極需潤膚膏加強保護。建議選擇滋潤性較強的潤膚膏,例如:乳霜(cream)的油和水比例是50:50,而油膏(ointment)的油和水比例是80:20,而乳液(lotion)的油分較低,未必提供足夠滋潤。

 

Q2:

塵滿會令濕疹惡化?

A:

大部份濕疹患者對塵滿有過敏反應,保持家居清潔,避免接觸毛公仔或使用布梳化、布簾等。每星期更換床單兩次,並以熱水清洗;每星期清洗冷氣隔塵網,都有助減少塵滿積聚。

 

Q3:

熱水洗澡可紓緩痕癢?

A:

錯!熱水和含鹼性的清潔液會沖走皮脂層的天然保護,令皮膚變得乾燥及痕癢。患者最好是用溫水洗澡,用毛巾輕拍乾身體,不要用力擦拭。

 

Q4:

我想了解多些關於治療濕疹的外敷藥物? 

A:

治療濕疹的外敷藥物大致分兩種:

i)類固醇藥膏
功效:有效消炎止痕
一般在濕疹爆發期間使用5至7日,然後按病情減少劑量,當病情受控,可轉用其他 藥膏或潤膚膏。
副作用:長期使用會令皮膚變薄,抵抗力減弱。

ii)選擇性抗炎胞質激素抑制劑(不含類固醇)
功效:調節免疫系統
副作用: 灼熱及刺痛。在動物測試中顯示有致癌的危機,FDA發出指引,不可連續使用超過一年,兩歲以下幼兒不適用。

【資料來源:皮膚科專科醫生何麗容

 

Q5: 濕疹的成因是什麼?
A:

濕疹的成因非常複雜。但病發和個人的免疫系統有直接的關係,尤其是免疫系統稍弱的嬰孩,或先天性皮膚比較乾燥者,便很容易受某類的病菌和過濾性病毒感染。另一成因是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E較高,對某些食物或物質特別過敏,例如魚、蝦、牛羊肉、奶類及豆類,微細的物質如花粉、羽毛及塵埃,有時天氣轉變、感冒、扁桃腺發炎及緊張的情緒都能引發濕疹。
【資料參考:仁安醫院 http://www.union.org/new/tc_chi/health_info/health_articles_child1.htm

中醫認為濕疹乃是指熱毒和濕兩種病邪引起,令身體機能產生排斥。簡單來說,病者受到兩種病邪困擾,但身體機卻出現呆滯,導致肝臟不能完全發揮排毒的功能,將體內的毒正常地排泄出體外。結果只好從毛孔排出,若身體的循環系統欠佳,毒素便會積聚在體內,當積聚至某程度,或吃了一些致敏的食物後,便會出現濕疹之類的皮膚病。

 

Q6: 日常生活上,我可以做什麼來改善濕疹?
A:

不適當的衣服和清潔劑、氣溫轉變、流汗、情緒都會導致濕疹惡化;穿棉質衣服、 使用低敏性潔膚及潤膚用品,盡量避免接觸含化學物質的清潔液,並保持心境開朗,有助控制濕疹。
濕疹位置要滋潤,洗澡後三分鐘內,趁皮膚仍然濕潤時應即時塗上潤膚膏,保濕效果最好;在乾燥的環境中,要經常為外露的皮膚保濕。
濕疹痕癢難耐,若用手搔抓,只會愈抓愈痕,甚至抓傷皮膚,應用手輕輕拍打患處 ,或用冷敷方法止癢 。

 

Q7: 濕疹可以根治嗎?
A: 西醫角度認為濕疹是不能根治的; 而中醫則認為只要把肝功能調理好,進食與身體相配合的食物,避免番發,就能有效治療濕疹。盡量避免吃「毒」的食物如海鮮、辛辣、煎炸等食物。普遍來說,害易致敏的食物有:奶類、高蛋白質的食物、果仁、花生等。最緊要是了解自己身體對何種食物敏感,就盡量避免吃那些食物。飲食均衡,把身體的免疫力調好就能有效預防濕疹。


本文章所載內容只作參考用途,並非提供任何專業診斷和治療的意見。


 


每6個小孩就有 一人患有濕疹

【明報資料圖片】

濕疹(Eczema)又稱急性皮膚炎,在香港並不罕見。每6個小孩就有一人患有濕疹。

患者通常面部會出現紅印,頸部及手腳,嚴重會全身長出紅疹。皮膚乾燥和發癢,裂開、變紅和發炎。嚴重患處會出水,若受細菌感染,會流出液體、硬化或結痂,更有機會擴散到其他部位。

類固醇要慎用
皮膚類固醇藥膏可治療敏感及痕癢,但若被誤用或濫用則會有嚴重副作用。類固醇會令真皮層減薄,表面雖沒有損傷,但真皮層已受損,皮膚變得沒有彈性,產生萎縮紋、微絲血管呈現,皮膚容易受到感染,萎縮紋是不會退去,永久留在皮膚上。類固醇亦會抑壓黑色素,會令皮膚「白了一塊」,情況跟白蝕相若,影響外觀。
參考資料: 明報專訊

天然茶籽有助預防及袪濕疹疥癬
濕疹雖難斷尾,但要有效控制病情,其實絕不困難,專家強調,治理濕疹,藥物並非主角,關鍵是病人教育,最緊要是懂得如何保持皮膚滋潤,正確認識藥物及注意起居飲食,及早控制病情以防惡化。

用法一 (抹身):
小朋友用約半湯匙茶籽粉+2杯清水,用棉花抹身,再用清水沖淨,當皮膚仍濕潤時搽上純天然茶籽油保濕。(成人用茶籽粉份量可略為增加)

用法二 (洗澡)
如果用盆幫小朋友沖涼,可用3-4湯匙(視乎水的份量)茶籽粉開一盆水(水溫無須太熱),用來沖涼,過清水後(當皮膚仍濕潤時)搽純天然茶籽油保濕。
【資料提供】http://www.theeden.net

 

本文章所載內容只作參考用途,並非提供任何專業診斷和治療的意見。


 


濕疹少女拒上學危坐窗邊

【明報專訊】2007年6月5日

一名患有濕疹的少女,懷疑難耐身上紅疹發癢及同學的奇異目光,多日來拒絕上學,昨早與母親因事爭執,少女一怒之下反鎖自己在房內,危坐窗邊,其姊見狀報警,少女最終被勸服返回安全地點,送院檢驗後無礙。皮膚科醫生指嚴重的濕疹患者會影響社交,更有可能因此患上抑鬱症,提醒家長應適時開解患病子女。

痕癢難當 失眠壓力大
皮膚科專科醫生陳衍里指出,病情嚴重的濕疹患者,全身均會出現痕癢難當的紅疹,導致患者連夜失眠、心情低落、承受巨大壓力,往往會逃避工作或上學,更甚者會患上抑鬱症。

社會福利署高級臨床心理學家陳耀基指出,患濕疹病不會構成自殺,往往是因為患者性格封閉,拒絕與人溝通,感到無比絕望,繼而患上抑鬱症,才會萌起自殺念頭。陳建議家長先要改變消極思想,切忌在子女面前認為患病就等於「死啦」、「沒前途」等。

恐同學取笑 情緒低落
他表示,青少年期的男女注重儀表實屬正常,但如果患病,家長要讓子女接受自己,不要介意自己的樣子,明白各人也有其價值。另一方面要多加發掘子女的潛能,平日多聆聽子女心聲,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他建議家長多陪伴患病子女出席病人互助小組,增加接觸其他同樣患病的人,從中學習別人的樂觀性格,陪伴子女看醫生也可令他們感到溫暖及關愛。

昨日企圖自殺的少女姓杜(14歲),與家人同住馬鞍山耀安村。據知,杜女患有皮膚濕疹,身上長出大大小小的紅印,雖然有接受治療,但近日病情反反覆覆,時好時壞,正值青春期的杜女甚留意自己的儀容,唯恐同學取笑身上紅疹,加上紅疹非常痕癢,令她心情低落,鬱鬱不歡,近日更不願上學,整天待在家中。據知其母李╳春(44歲)最初沒有反對女兒逃學。

出動談判專家 消防救回
昨早10時許,李母要求杜女起床上學,疑女兒不想面對同學,拒絕上學,母女遂發生爭執,杜女情緒激動反鎖自己在睡房,更危坐窗邊大吵大鬧。其胞姊恐怕妹妹有事,即時報警。

消防及警方接報到場,派出談判專家勸喻杜女,稍後由消防將她救回安全地方。由於杜女情緒仍然激動,需送院檢驗,其後無礙出院返家,但母女拒絕回應記者任何提問。

【資料來源】http://www.mingpaohealth.com/cfm/news3.cfm?File=20070605/news/gna1.txt

 


 


兩濕疹膏可致皮膚癌

【明報專訊】2007年2月9日

台灣 衛生署發出公告,指長期使用醫治濕疹的「醫立妥」(Elidel)與「普特皮」(Protopic)藥膏,可能會引致皮膚癌及淋巴癌,當局要求廠商於本年7月31日前在藥盒及說明書上增加警告字句。本港藥房亦有售有關藥膏。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教育總監崔俊明表示「醫立妥」與「普特皮」藥膏屬處方藥物,需藥劑師監守及醫生處方才可使用。兩者分別產於瑞士及日本,售價為200至300元,「這兩種藥當初於美國推出時強調非類固醇藥物,廣受家長歡迎,後來美國有研究發現長期使用可能會增加患皮膚癌風險」。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去年已要求兩種藥膏須印上可能致癌的警告字句,崔俊明建議患者使用有關藥膏時應減少劑量,用後避免陽光下暴曬。


【資料來源】
http://www.mingpaohealth.com/cfm/Archive1.cfm?File=20070209/news/gmv6.txt